你这般广览博读,真是佩服。我现在好玩,读书少。我觉得我没有你这样随便翻翻,很快就能读完一本书而且能有心得的能力。我读书,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的。今年读完的第一本小说,是《围城》。当然有点笑话,老掉牙的东西,现在才看。但小说是没有过时的东西的。最近在看老谢的《玫瑰坝》,常让我想起去年看的妥斯土也夫斯基的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。这些都是中文书。
我可能没有看过一本真正的英文的文学类书。但音乐方面的书,几乎全是英文的。你前不久提到到过的Charles Rosen的Classical Style,我收集有他的包括这本在内的三部曲:The Romantic Generation, Sonata Form。这些书里,能了解很多有意思的东西,但也太专业化,有很多东西只好跳过,略过细节。我还有他的《歌德堡变奏曲》录音,现在就在听。听上去就是那种比较干涩,连“咏叹调”一点也不动情的那种。多半是我因为知道他是个大学者这个先入为主而形成的印象。
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,已经将Classical Style翻译成了中文,今年可望出版。他好像说过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深。
多来作你这样的所谓“广告”。我对历史书籍,特别是艺术史方面的,其实很感兴趣。不过现在都还局限于音乐方面。
>管风琴 wrote:
>发现一个作家
>
>心血来潮地进了家旧书店。这家店很不一般,气氛颇有诗意,书籍有点象大学里的文艺书架,高雅得不行。主人是个半拐老头,每本书扉页上铅笔标价,可惜不便宜,所以我以前虽动过心思,最终还是捂着钱包逃走了。但最近我发现一个很好的美国作家,目前在华盛顿住。Neal Stephenson, 写过畅销书Cryptonomicon (跟加密解密有关的二战历史小说),还有好几本bestseller.最近他出了个三部曲,总称Baroque Cycle,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历史小说,我前些天买了本第一部Quicksilver,很好看,开头跟当时的炼金术有关---据说那时谈论什么都要扯到炼金术。这个东西我们不大清楚,因为没有成为“可持续发展”,不过他们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还是很有启示意味的。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,是历史上最有意味的时代了。它的残酷、复杂、丰富、贪婪,真是很好的小说素材,前提是你要有真正的耐心扎进去。我那天是在门口小书店看中这本,反正不贵,就买下来,回家一搜索,乖乖,原来是牛人一个,而且动不动就写近千页的大部头,非同小可。单说这题材,就吸引了我。
>
>于是今天在旧书店我就跟老头说要这个作者的书,他带我过去,指指地上的书。我翻了翻,买了Cryptonomicon和Baroque Cycle中的第三部,一共十三块多。虽然,这样的大厚书,还不定什么时候开始读,读完。对于能写这样溶科学政治历史于一炉的人,我真是很敬佩。他的用功读史、他的想象力,都非常人可比,而坚持这样的写作,当然要有狂热的兴趣做动力。如此的写作人生,让人羡慕啊。在网上看到,他为此投入七年时间,沉浸在巴洛克历史中。
>
>Stephenson其人大学本科是地理和物理,毕业后的正经职业好象就是写书,当然跟别的作家一样,从寂寞开始,但还算幸运,后来写出好几本畅销,怎么也是吃喝不愁。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,因为写一本一千多页的小说,本身就是长得看不到头的ordeal,还不知写好后怎样。美国的畅销书有意思,品位非常丰富,有不少还挺阳春白雪,比如 Paglia的诗歌评论,竟然也能成畅销。后来的达芬奇密码,哈里波特等等,虽然迎合大众趣味,但绝不低俗,起码也算二三流杰作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流行书籍,档次恐怕要差很多,以至于出来个于丹,大家还得赞扬:老百姓肯读读书尤其是“经典”,不管是什么书,也是聊胜于无。
>
>总之推荐有条件的朋友,去找找这个人写的小说。